臭小子闹官场(全)_分卷阅读9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0 (第4/8页)

士草拟圣旨,德武帝看过后,越过中书省和门下省及尚书省,直接发往六部,可以说这是变相的夺取了宰相们的权力。而翰林学士院也就成了皇帝自己的衙门,刘本位置空前提高,也正是警戒诸人,这翰林学士院将来会成为宰相预备班。也因此李忠倒下后,朝廷并没有出现异常的混乱,相反办事效率反而提高,这恰恰就是翰林学士的作用。

    翰林学士的官衔很不一样,他们不依靠这拿俸禄,而是以外面的虚职拿俸禄。好比刘本,他的官职是殿阁大学士,而在翰林院的官职是翰林承旨,是翰林院长,他拿的附录是殿阁大学士的附录俸禄,而不是翰林承旨的俸禄,这是有区别的。象翰林学士孔月秋,他在外边的官职是通政司参议,才正五品,他拿的俸禄也就是五品官的俸禄,这些翰林学士基本上都在外边挂一个官职,有的也是实缺,但基本上工作以翰林学士为主。

    翰林待昭和翰林学士的地位相差很大,是不可以参与朝政的。德武帝立下规矩以后也就是律条,凡要成为翰林学士的必须经过三次考核,次是由一般翰林学士进行考核,第二次是由翰林承旨进行考核,三是由皇帝进行考核。人数也做了很严格的限制,毕竟是皇帝的小朝廷。

    凡科举考试通过的都会放到翰林学院的北院,北院分为三个部分,一个叫藏贤楼,也就是藏书的地方,那里有一些翰林待昭,专门负责藏书和保管文献的工作;一个叫聚贤阁,是中第翰林所呆的地方,一般外地有缺都会优先派往各地;最后一个叫会贤院,那里的人是最多的,负责的事宜也是最多的,象修书、定书、皇帝娱乐、抄写无关文书,都是由这些人负责。他们拿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