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纪_第一O六章:大明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求票、求收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O六章:大明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求票、求收藏) (第2/4页)


    看来得先给大哥透个底吧。

    5价纸,这份简易报纸,也随着钱庄铺到了各个城市。

    从各地反馈的信息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大明的识字率实在太低了。

    民众恐怕超过百分之95以上是文盲。

    如此小的识字率,导致报纸的影响力低的可怜。

    前世的社会,拜几十年义务教育的福,几乎全民都识字。

    在那个社会中,报纸在网络没有发展起来之前,那是当之无愧的传媒之王。

    可惜了,报纸移植过来,现在还处于水土不服阶段。

    想控制舆论,还要想别的办法。

    报纸一时半晌是派不上用场了,留着慢慢发展吧。

    夜来香发展的不错,依托钱庄和化肥工坊,已经在大明的各个城市都深深的扎下了根。下一步,就是要解决它的组织,如何进入乡村这个巨大的难题了。

    夜来香与各地码头力工搞的关系都不错,很多力工组成的帮派都掌握到了手中,这为兄弟货栈的扩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轮车的数量也囤积的足够多了,年后兄弟货栈就可以向京城外展开扩张了。

    郑平在颜神镇做的很不错,少年队已经扩充到1000人了。各种基础训练也基本完成,暂时不能再扩大了,得找个什么地方让他们去练练手才行。

    难民方面,有牛二他们那些少年加入后,组织越来越严密。各处水利工程进展的很快,规模也越来越大,现在工地竟然有些缺人了。

    缺人?没关系。

    人有的是。

    各家勋贵还替我的信王府养着不少人呢!

    想到此处,朱由检露出无声的笑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