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纪_第四十七章:解开枷锁的阉党(求票、求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解开枷锁的阉党(求票、求票) (第4/4页)

往往超过货物本身。

    所以才有“十里不粜柴,百里不粜米”的传统说法。

    这辆由朱由检设计的四轮车,他参考的对象是前世的汽车。

    虽然他主要考虑的方向,是如何用板式悬挂解决减震的问题,可他本能的为车设计了转向功能。

    笑话,前世谁见过汽车不能拐弯,只跑直线啊?

    朱由检怎么也不会想到,一辆能灵活拐弯的四轮车,会带给徐光启多大的震撼?

    因为,徐光启知道这将会带来什么!

    这将是中国运输行业一次质的飞跃!

    有了可以灵活拐弯的四轮车,只要有充足的畜力,可以在现有的道路上,大载重快速行进。这对北方大宗货物的运输,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想想吧,原本需要走10天,使用10辆大车运输的货物;现在,5辆四轮车5天就能运到,那会是什么感觉?

    抛开节约的损耗不说,这在军事上更是一个了不起的提高。

    看着面前的四轮车,徐光启两眼冒出精光。他恨不得当场就把马车拆开,看看那个划时代的转向系统到底是个什么样?

    看着徐光启激动的表情,朱由检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在他的眼中,这辆马车是个失败的作品,完全没有达到他的改进要求。他从来都不知道,古代中国的四轮车竟然不会转向。

    在朱由检看来,四轮车灵活转向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种思维定势上的不同,是他与这个时代的人在认知上的极大差异,所造成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