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9章:学堂之争 (第1/7页)
其实在义务教育这块,朱英可不算是最早提出的。 第一个提出的,正是朱元璋,早在大明建国初,洪武二年的时候,朱元璋就召集了中书省各官员,表达了要普及教育,兴办学堂的意见。 而在那个时候,整個大明也是迅速的行动起来,开始建立具备大明特色的教育体系。 这等事情,对于整个古往今来,都算是头一遭。 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朱元璋建国后发现,自己大明如此辽阔疆域,人口,竟有一种无人可用的情况。 受到蒙元的冲击和清洗,最为主要的还是蒙学对汉学的打压。 很多人认为蒙元,也是属于中原王朝之正统,他们所用的,所学习的,所提倡的,皆是汉学。 其实这是错的。 或者说,这是朱元璋在编纂蒙元历史的时候,对其进行了改变,甚至是改变了整个华夏族群的潜意识。 真实的蒙元,作为第一个自外族进犯中原,且成立王朝的国家。 实际上在整个蒙元时期,都在极大力度的打击汉学,打压汉人。 首先是忽必烈,他只会简单的汉语,建立蒙元后,也不存在去推行汉学,而是推行蒙学。 最简单的一条,就是想要当官,首先你要会蒙语,懂蒙文。 朝堂议事,文书卷宗,皆是蒙语蒙文。 甚至于后来的蒙元历代皇帝,听不懂汉语,也不存在看得懂汉文。 汉家文学,受到了有历以来最为强力的打击。 百年,数代传承。 私塾教授的,尽皆是蒙文,蒙语。 若不是蒙元对于汉人极为打压,尤其是南人,很难为官,这才使得一些基层的南人百姓,得以保留汉语汉字。 南北的差异矛盾,也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