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_第二百零九章 冲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九章 冲击 (第4/5页)

原材料?还是稀有元素?”

    但是李畅泰接下来的话,却让朴晓英的心拔凉拔凉起来:

    “从材料分析结果来看,这种储气材料是一种生物纳米结构形成的新材料,如果是实验室级别的复刻,我们可以造出相类似的纳米结构,问题是无法量产,特别是低成本的量产。”

    朴晓英回忆了一下商业调查部门的情报,发现吕宋、洪沙瓦底、暹罗等地的应用场景,确实可以看出这种储气材料的生产量非常大。

    智人公司生产的储气材料,不仅仅应用在甲烷运输船上,还有港口和各个城市的大型甲烷储存罐、甲烷发酵厂的大型储存罐、汽车的车载储气瓶、火力发电厂的大型储气罐、居民日用的小型储气瓶、应急发电的储气瓶之类。

    如此庞大的生产量,如果生产成本太高,显然不会这么快投入商业应用之中。

    “以我们在实验室彷造的储气材料,其的生产成本大概在每立方米273万美刀左右,哪怕是大规模生产,每立方米的成本也很难降低到50万美刀以下。”

    听到这个成本,朴晓英直接死心了。

    按照LNG船十几万立方米运输量,如果要改用新型储气材料,那大概需要二十万立方米。

    别说每立方米50万美刀了,就算是每立方米5万美刀,三星重工都玩不起。

    他们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做亏本生意。

    储气材料如此高的彷造成本,注定了三星重工等一系列造船厂,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自己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