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9章 (第1/3页)
高澄在元明月屋里怀抱着长女阿宓嬉笑逗弄。 包括晚了一天出生的次女果儿在内,满了半岁的她们早没了刚出生时皱巴巴的模样。 尤其是阿宓,一双大眼睛,黑漆漆的眸子像极了她的母亲元明月。 明月姑姑不年轻了,作为女眷们最年长的存在,29岁的元明月却比以往更多了几分韵味。 这是一众二十上下,甚至十六七岁的侧室们所没有的。 将碍事的阿宓交由乳娘抱睡,一番云雨之后,也算老夫老妻的两人相拥而眠。 很快又到了年节,太昌六年走到了末尾。 这期间一应政策平稳推进,新的政令也正在酝酿。 回首过去的一年,西征大败导致财政枯竭。 这并不只是粮用消耗,更多的是对阵亡将士家属的抚恤。 这一点若是短缺了,又能指望谁为你卖命。 高澄颁布一系列政令列如收回铸币权、整顿盐政等,又向佛道化缘,干涸的财政稍稍宽裕后,在大兴文教,广建学舍之余,高澄也把拖欠的民夫抚恤发了下去。 年初时候,财政艰难,他只顾得上将士们的家眷,死难的民夫们,高澄只能给予少量救济,保证他们的家眷不被饿死。 如今有了些盈余,哪怕是带上子女改嫁之人,高澄也发了一份她们应得的抚恤。 民夫抚恤远低于中兵将士,但架不住人多了,高澄一计算,刨去士卒军饷与官员俸禄,以及来年科举所耗,财政已然吃紧。 这主要还是因为今年税赋锐减。 年初四十万民夫追随高欢西征,导致今年有四十万户免税,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而世家大族释奴,并不能增长税收收入,他们不是隐户,为奴婢授田的制度下,这群人本就是纳税群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