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六节 美好时代 (第5/9页)
还上升不到国家意识形态的方面。 就是昭宣时期,地主士大夫阶级坐大后,打着不与争利旗号的各地贤良,都被桑弘羊一个人喷回去了。 目前的汉室,谈论利益,甚至于利益交换,都没有什么忌讳。 说客们往来穿梭,游说朝臣和权贵,也基本是战国时期那一套,先恐吓然后提出意见建议。 所以呢,刘彻知道,这股风,要是在儒家占据优势的齐鲁地区,大抵还能形成些影响,裹挟舆论,但在关中…… 这里可是黄老派和法家的大本营! 黄老派虽然已经日暮西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传统的惯性力量,至少还会持续影响十几二十年,而新一代的关中人,却都或多或少,为法家的理论吸引。 儒家在关中的传播,可谓是任重道远。 历史上要不是小猪,他们也没可能坐大! 这是刘彻登基后一年多的直观感受。 儒家的坐大和独霸,其实只是一个偶然,而非是必然。 诸子百家里,有实力与之掰腕子,比划比划的,也不在少数。 儒家唯一的优势,就是人多势众,可以靠嗓门说话。 除此之外,真若以实际能力来做评判标准,不扯黄老派与法家,就是如今已经凋零的墨家,估计都能与儒门一战。 不过,话又说回来,儒家的适应性与进化速度,确实是诸子百家中第一名的存在。 根据绣衣卫报告以及河南郡郡守郅都的奏报。 最近半年,在雒阳一带,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儒家的派系。 这个派系糅合了一部分公羊派的理论,主张对外强硬,推崇君子报仇,别说十年,一万年都不算晚! 在华夷之辨上,他们虽然依旧是抄管仲的冷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