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请留步_第279章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9章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第1/8页)

    寿阳城以南不过数十里地远,有一特大号的池塘,名为“芍陂”,占地方圆百里,乃是当年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修建的引水灌溉工程。

    芍陂在周边地势最低处挖坑引入许多活水作为源头,其中一部分为大别山水系之山溪水,称之为“山源河”,另一部分引入淠河水系,称之为“淠源河”。

    因为整体呈现南高北低“反向”格局(中国地势向来是南低北高),因此北面、东面、西面都修筑有河堤,只是因为南北朝战乱频频,这里已经年久失修。

    说到底,灌溉工程能够一直维持需要两个必要条件:

    第一个是某个国家需要能够长久控制此地,免得肥rou落到敌人手里得不偿失。第二個则是国家有财力和进取心,不会任由着摆烂,把钱都拿去享受了。

    很明显,南北朝的时候,处于南北交界处的寿阳,几度易手,乃是双方都拼命争夺的战略要地与前线战场。无论是北魏或者南朝的宋、齐、梁,都没有修整芍陂的心思。

    简单说来,就是主观上摆烂。

    几度折腾下来,这里的占地已经比孙叔敖初建时少了一半。减少的那部分,数百年时间里被陆续围湖造田,成为寿阳的主要粮产区之一。

    春节刚过没多久,刘益守就带着几个手下驾车来到芍陂周边巡视。此时正是候鸟北归的时节,芍陂那烟波浩渺的水面上,随处可见四处捕鱼的丹顶鹤,它们在这里栖息一阵子后就会飞往山东。

    河岸边,刘益守指着远处的水面对身边人感慨道:“当年楚国不得已迁都寿阳,国势倾颓。楚庄王命孙叔敖为令尹修芍陂,沃野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