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6章 律政先锋 (第6/8页)
有深意,你们以为是什么呢?” 刘益守环顾众人,笑着问道。 陈元康不动声色的说道:“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法!” 这个总结已经很到位了,其他人都是心悦诚服,刘邦那个老硬币,当时可能就是怀揣着类似的心思与谋算。 “梁律我也研究过一段日子,跟泰始律没有太大区别,不过是修修补补而已。这套东西啊,已经过时了,落伍了。 别的先不管,所谓八议,我要将其废除。” 刘益守拍了拍桌桉上厚厚的一本册子说道,这正是从府衙里头的签押房内找到的梁律。 梁律有什么问题呢? 从技术的层面上说,这部律法的问题实在是多到一言难尽的地步,居然比不过北魏在孝文帝迁都后所实行的魏律,骨子里透着西晋那股世家门阀的腐朽味道。 但是从核心精神上说,梁律的问题,不过八个字而已。那便是:急于黎庶,缓于权贵。 而这里头最核心的部分,又在“八议”。 八议并不是南梁所独有的,但萧衍建国之初为了与世家达成妥协,在律法里大大强化了八议的分量。 “八议“出现的时间很早,是中国封建刑律规定的,对八种人犯罪必须交由皇帝(或者类似最高法院的机构,这种机构的人员构成与存在形式往往差别极大),裁决或依法减轻处罚的特权制度。 八议即为: 议亲:皇亲国戚;议故:即皇帝故旧;议贤:德行修养高之人;议能:才能卓越之人;议功:功勋卓着之人;议贵:三品以上的官员和有一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