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1章 不忍直视 (第5/7页)
十分,能做个六七分,就已经很不错了。那“六七分”,才是真正要实现的目标。如果你以这个为目标,那就只能实现六七分的六七分! 深谙心理战术的陈庆之,不会连这个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 睢阳城外不远的某个魏军修筑小城城头,陈庆之仰望着对比起来有些“巍峨”的睢阳城,沉默不语。 快打旋风外加心理战术,对于那些驻兵不多,防御薄弱的小城,有奇效。但是对于睢阳这样的大城,就不太好用了。 最起码,攻城器械就不是很给力,如果攻几次被敌人打下来,好不容易建立的心理优势,就会被抵消。 战局拖得越久,北魏那边的准备也就越充分。 陈庆之侧过头问身边一个身材高大的亲兵道:“杨忠,之前几战,我都未让你担任先锋,你可有意见?” 此人叫杨忠,六镇武川镇出身。为了躲避战乱,跟着父亲杨祯避居中山,随后他某次南下泰山游玩(亦可能是侦查)时,正好梁国北伐到此。那一波梁国斩获颇丰,当时还在北魏的泰山羊氏亦是倒戈了一大半。 梁军将杨忠抓住,正好陈庆之当时也在军中,就将杨忠招募至麾下担任亲兵。他欣赏杨忠武艺过人,见识精深,颇有气量,很有将帅的才能谋略。于是带在身边悉心调教,从不让他参与一线战斗。 “都督,杨忠跟随您数年,得您照料,大恩未报。今日我便入睢阳,劝说杨椿开城投降。” 杨忠拱手说道,语气十分稳健。 陈庆之微微点头,跟聪明人说话,脑细胞都会少牺牲一大堆。他才开个头,杨忠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真是孺子可教! “杨椿弘农杨氏出身,说起来还是你同族。若是别人去劝降,少不得有杀身之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