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3 (第2/4页)
段, 更多是组织结构上的,基本上没有太多能带动经济的效果。 华夏是个彻头彻尾的农业文明。在此秩序下, 土地成了最宝贵的存在。因此华夏的人民不管是种田、经商还是做官, 有了资本后,优选无一例外的皆是囤积土地。但土地的总额是有限的, 一部分人圈地后, 必然有大量的人丧失土地,成为佃农或流民。同时, 因为所有的资本都置换成了土地, 亦没有了流通,形成了无数次出现在历史课本里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列强曾被逼到用鸦片来摧毁, 也没取得多么大的成效。最终成功走向商业的,是土地国有。 土地国有的好处自不消说, 耕者有其田乃农业文明的华夏千百年来追求的梦想。但很少有人想到,一旦土地国有,勤劳聪慧多打了两斗粮食、先富起来的小撮人,他们的钱财会流向何方?他们或许未必会投资,搞不好像大盐商那样极尽奢华的挥霍。但即使他们把钱都花在奢侈品上,亦能养活一大批工匠,甚至一个产业。这就是制造业的力量。 因此,从石竹分田开始,管平波分的给农民的地,都算不上多。完全没有汉初时丁口百亩的豪气干云。为的就是不让百姓绑死在土地上,为了发家致富,不得不进行手工业生产,或者寻求别的出路。单一的农业结构,实在太脆弱了。 把孔彰与陆观颐撵出门的管平波回到办公室,在等待苏小小到来的时间里,随手翻着苍梧的舆图。苍梧如今最富庶的有三处,分别是巴州、潭州与雁州。巴州不曾受创、雁州则有盐矿,唯有潭州的经济恢复起来最吃力。管平波用手指在潭州上放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