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走为上计 (第5/10页)
楚,偏又无计拆解,心中的憋闷可想而知。 乐之扬边跑边笑,不忘插科打诨:“我的儿,这一招叫做‘小琵琶手’,反弹琵琶,滋味如何……”说话间,明斗快步赶上,扬手一指点向他的左胁。 这一指带有“鲸息功”的“滴水劲”,滴水穿石,后力无穷。乐之扬知道厉害,急急转身,反手点出食指。两人指尖相对,明斗只觉对方的指力若有若无,貌似不胜空虚,“滴水劲”与之相遇,无甚着力之处。正惊讶,乐之扬的指力忽又凝聚,变虚为实,锐如细针,嗤地冲破了他的指劲。 明斗不由后退半步,手指发麻,诧然看向对方,只见乐之扬也后退两步,左手无力垂下,似在微微发抖。 明斗见识广博,可也瞧不出这一指的来历,忍不住喝道:“小子,这是什么指法?” “这个么?”乐之扬压下胸中血气,勉强笑道,“洞箫指!” “洞箫指?”明斗一愣,“哪一派的功夫?” 乐之扬还没出声,便听冲大师笑道:“洞箫者,实中藏虚,虚中生实,虚实相应,天籁发生,乐施主,我说得对么?” 乐之扬大惊失色。这一记“洞箫指”正如大和尚所言,乃是从乐理中变化而来。前些日子,他白天苦练乐器,夜里修炼武功,久而久之,乐理化入武功,生出许多妙用。一次吹奏洞箫,他指按箫孔,无意中用上了“千芒指”的指法,结果箫声变化多端,华美胜于往昔。乐之扬大得奇趣,印证《妙乐灵飞经》的要旨,渐渐明白:洞箫所以鸣响,全因为箫管外实内虚,气流进入空管,反激管身,发出悦耳之声。 从小到大,乐之扬只顾演奏乐器,从未想过乐器发出声音的原理。“丝竹之声为人籁,”《灵飞经》反复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