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221节 (第4/7页)
和旻儿把周岁礼给补上。” 林远秋觉得送书送砚台的,还不如直接送一间能生出银子的店铺划算。 “诶诶诶!”一听是给几个外孙买的店铺,林三柱兴奋的连连点头。 比起林远秋,林三柱这个当爹的则想的更多,这两年在塞北,林三柱一直记挂着在京城的两个闺女,总担心离的远,燕儿和草儿被人欺负了去,自家都不知道。 都说娘家人是闺女的腰,只有娘家人给足了底气,闺女在婆家的腰板才能挺得更直。 如今远秋这个当娘舅的直接给几个外甥送了店铺,这就是娘家人给的底气。 这样想着,林三柱也不耽搁,很快忙碌起置办铺子的事。 国子监放年假的第二日,王文昌就住到了林府,他准备在岳父和舅兄离开京城之前都住在南锣鼓巷。 林远秋也是这个打算,虽明年是王文昌第二次参加会试。可都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林远秋觉得考试这件事,也和敲鼓激士气一样,落榜的次数多了,考生们的斗志肯定就会减弱,时间长了基本就没有了。 所以,这事可不能拖得太久。 ······ 第224章 诰命喜报 之后的几日,林远秋除了作画,其余时候都放在了教导王文昌的制策上。 会试与乡试一样,策文中心点大多都是对时事的论述。 想到老师一直都是务实的性子,在教王文昌时,林远秋特地注重了遣词造句上的严谨和练达。 除了王文昌,刘青安和张元,还有秦文杰,三人也时常会拿了文章上门来讨教。 他们三个是九月份来的京城,自三年前离开国子监后,几人就一直待在家里自习。日子过得飞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