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1章 两国邦交暗争锋 (第3/4页)
已经是拳脚相加了。 “慎言?因为贵民族的视信誉为玩物,使得隋唐两朝都是败在了尔等的信誉之上!李将军,你敢说本官说的不对?” “这……” 叶宇这一番争锋相对,让李义府顿时变得有些尴尬,因为也说得也的确是实情。 不过这个时候不是归咎于对错的时候,因此李义府反驳道:“叶大人此言差矣,兵不厌诈自古有之,输赢只在于结果!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历史上的高句丽,也就是宋朝时期的高丽,甚至可以说是后世的朝鲜与韩国,中国封建王朝对这个弹丸之地的国家,其实没有真正意义的胜利。 强大的隋朝可以说就是亡在征高句丽上面,这样就对后来者造成了一个阴影,甚至这个阴影会被无限夸大乃至神化。 645年唐太宗率六军从洛阳出发,御驾亲征高句丽。唐军渡辽水,在初胜后,安市城守军殊死抵抗,使唐军至九月仍未攻克。 高句丽反复诈降骗得唐太宗不能速胜,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唐军被迫班师,数万将士殒命沙场。 盛唐太宗时期,仍旧未能解决高句丽的问题,这宛若魔咒一般紧紧地勒住了汉人的神经。 至于小说撰写的《薛仁贵征东》,那不过是写的一小段胜利,以及大肆的渲染功绩罢了! 直到公元668年,武则天派大将李勣带几万唐军就破了平壤城俘国王,高句丽这才亡国。 后世强大的元朝两征高丽依旧不果,反而因为台风损兵折将,然而这就给明朝朱元璋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明朝也因为畏惧“天命”而没有对于辽东下手。 这之后又辗转到了共和国,虽然我大天朝是朝·鲜的老大哥,但抗美援朝之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