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权色_第134章 软硬兼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章 软硬兼施 (第3/5页)

离开了大庆殿。

    紧随其后,西辽与西夏也退出了大殿,由礼部官员安排在了特使会馆暂居。

    等到三国特使出了大庆殿,殿内却是犹如死一般的安静!

    赵昚俯视群臣,沉默了片刻,随后无奈道:“诸位爱卿也看到了,此事避无可避,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陛下,经过几日的商讨之后,我等一致认为,应当以三策招贤!”此刻叶衡位列朝班,手持笏板恭敬呈述道。

    “三策招贤!?爱卿一一道来!”

    “回禀陛下,第一,要聚集朝中翰林学士,国子监文坛大儒聚集一处研讨应对之策!”

    “第二,书院乃是立国之本,如今金人不合规矩大大挫伤我朝文人锐气,但峻拔之辈仍在,陛下可下诏八大书院选拔俊才,共同应对金国对手!”

    “第三,陛下可颁布招贤榜!正如陛下所言,我大宋文人何止千万,又岂是金国区区几人可以挫败,相信民间定有不出世的能人异士!”

    叶衡的三策招贤说完之后,赢得群臣的一致赞同。

    孝宗赵昚听了叶衡的谏言之后,也是十分的赞同:“言之有理!就按爱卿之意下诏!”

    随后赵昚缓缓地站立起来,走下台阶步入群臣之中,语重心长道:“两国的协议,朕同不同意都是一种折辱!诸位爱卿,切勿有所懈怠才是!”

    “臣等定当鞠躬尽瘁,不负所付!”

    “那就好……”

    赵昚微微颌首,轻轻低语了一句,便神色凝重的出了大殿。

    ……

    国子监里这几日可是彻底炸开了锅,不仅聚集了国子监原有的诸位教授,还有翰林院、三馆三阁的诸多学士。

    所谓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都没有与金国的八大山人实战过,一个个都是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