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四章 北国上空的惊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北国上空的惊雷 (第11/20页)

家的仇恨是不言而喻的。最困难时,团结在自己四周的是谁?是汉人李农等将领。我的身份?汉人!我应该姓冉而不姓石!

    少年将军石闵已经红了眼,连发五道命令,这就是震古烁今又令当今史学界讳莫如深的著名的“杀胡令”。此令引爆了汉族人民积压了近半个世纪的国仇家恨,点燃了复仇反抗的怒火。

    第一道命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来看此令出的背景。

    当石闵赶在石遵杀自己之前,先发动政变袭杀石遵改立石鉴后,石鉴封石闵为大将军、武德王,掌握朝政大权。

    石闵立即对后赵朝廷进行了改组,清洗了一批胡人官员,转而将一批汉族军政官员安插到要害职位上,如:

    1.李农为大司马,并录尚书事:马,武也,大司马,国防部长或参谋总长;录尚书事,国务院总理。

    2.郎闿为司空:纪检监察部部长;

    3.刘群为尚书左仆射:国务院副总理;

    4.侍中卢谌为中书监:中央秘书长。

    这完全是个汉人的内阁。皇帝是羯族人,可朝政掌握在汉人手中,这是西晋灭亡以来北中国政权第一次实际由汉人掌握朝政。胡人们心理怎能平衡?

    不仅是心理不平衡,而且心里也很恐惧。毕竟,以往对汉族人太过残忍,汉人上台后会不会乘机报复?因此,石闵夺权后,对后赵朝廷如此汉化改组,引起了各地胡人将帅、部酋们的强烈反对。

    各地胡族纷纷聚集重兵,屯于各方重镇,觊觎以邺城为中心的河北、河南一带,对石闵的根据地邺城形成了战略包围.

    大战一触即发。

    最大的反石闵势力,是在后赵的老根据地襄国镇守的石虎的庶子石祗。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