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三章 有理想与理想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有理想与理想化 (第7/8页)

的赌注。

    赌注就是,下等士族、庶族及贫民百姓对桓玄的怨气和北府旧将的凝聚力。

    以刘裕为首的反桓同盟者,大部分是中下级军官,下等士族或庶族。主要有刘牢之的外甥何无忌、刘裕的弟弟刘道规、刘毅、孟昶、刘穆之、魏咏之、檀凭之、诸葛长民、王元德、辛扈兴、童厚之等人。

    这些rou丝们摩拳擦掌,准备上演一场逆袭高富帅的好戏。

    本次革命主要在四地展开。

    第一块革命根据地,选在了刘裕、刘道规、何无忌、刘毅等人的老家—京口(镇江),革命领导人是刘裕和何无忌,革命对象是坐镇京口的徐兖二州刺史桓修。

    404年2月,刘裕、何无忌准备干掉桓修。这哥俩儿带了多少人去杀这么大一个地方军阀呢?

    一百多人,以打猎为名聚集起来的。

    看似不可能的事,就这么发生了。刘裕让何无忌穿上诏服,诈称是朝廷派来宣诏的特使,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进了桓修的刺史府,桓修猝不及防,被杀。

    第二块革命根据地,选在了广陵(扬州),革命领导人是刘毅、刘道规和孟昶,革命对象是镇守广陵的青州刺史桓弘,桓修的弟弟。

    桓弘也顺利被杀,为什么这么顺利?

    因为,刘道规是桓弘的中兵参军,孟昶是桓弘的主簿。连秘书长都是对方的卧底,比后世的胡宗南还惨,桓弘死的不冤。

    第三块革命根据地,选在了历阳(安徽和县),革命领导人是诸葛长民,革命对象是镇守历阳的豫州刺史刁逵,当年把刘裕绑在柱子上追赌债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