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华夏上空的上帝之鞭 (第13/23页)
璋想让他派个人去拉拢广西督军陆荣廷,却又不舍得自己出钱。气的王总理大骂:这件事还不是为他?我一天到晚狗颠屁股垂似的,为的是谁?这一点钱,他还不往外拿。 也难怪,冯国璋做总统时,被总理、不蓄家财的“北洋之虎”段祺瑞玩弄于股掌之间。吝啬之人,格局往往不会太大。 刘渊则是这方面的正面典型,他轻财好施、招贤纳士,河北的名流不远千里,纷纷前来拜附。后文有个反面典型“西晋葛朗台”司马腾,因吝啬而丢命,再叙,先看刘渊。 刘豹死后,刘渊代父为匈奴左部帅,也终于当了官儿。西晋太康十年(289),晋武帝司马炎封刘渊为匈奴北部都尉。 后来,西晋朝廷又做出个更大的错误决定—任命刘渊为匈奴的五部帅,被分化的匈奴又迎来了一个雄才大略的准单于。 这是刘渊大难不死后的第一次后福,他的贵人毫无疑问是王浑。长期背运的人一旦转运,好运气会如钱塘江江潮般接踵而至,这可能也是宇宙万事守恒定律的一个体现吧。转运后的刘渊的第二次后福,接着也来了,贵人是? 人在官场混,首先你得行,然后得有人说你行,最重要的是说你行的人得行。具备了这些条件被提拔后,才没人敢说你不行,而且你说谁行谁就行。这次,说刘渊行的贵人,是前文所讲的西晋官场老油条--杨骏。 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后,杨骏控制了朝政大权,自然很行。可由于擅权,自知很多人不服。不服?就赏到你服。老杨大开封赏以求收买人心,刘渊也因此躺赚,得到了一串官职,具体是: 1.建威将军。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以及杀虎斩蛟的周处都得过此号。 2.五部大都督。意思就是,你还是管你匈奴那帮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