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三章 刘义隆的第二次尝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刘义隆的第二次尝试 (第7/9页)

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的《永遇乐》又为这段北伐历史做了最好的注解。

    拓跋焘率军直抵刘宋的战略要地江淮地区时,刘义隆面对一江之隔的劲敌,看着鲜卑士兵耀武扬威的追杀宋兵,长叹一声: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

    机器崩溃了,才想到被辞退技术干部的可贵。此时,一代名将檀道济,已冤死14年了。

    檀道济冤死706年后,一名与檀道济命运神似的战神,也被冤杀。此人就是,跃马河朔、长驱伊洛、收建康、复襄阳、克洞庭,威名战功暴于南北的民族英雄--岳飞。

    纵观二人一生,有诸多神似之处:

    1.檀道济所效力的朝廷国号宋,岳飞效力的朝廷国号也叫宋。

    2.檀道济、岳飞保卫的国家均是偏安江南的政权。

    3.檀道济、岳飞均是威名战功暴于南北,内战内行,外战打北方的游牧民族更内行,均为北伐名将。

    4.二人均打过一场颇受争议的水上内战。檀道济是率水军拿下了荆州的谢晦,谢晦本是其同盟者,故此战的意义颇有争议。岳飞则是率水军在洞庭湖镇压了钟相、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

    5.二人均被朝廷冤杀于本国首都。檀道济在建康临刑怒投帻于地,并说: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岳飞在临安临刑前激愤的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6.与檀道济同时被杀害的有檀道济的十一个儿子,及薛彤、高进之等左右心腹大将。与岳飞同时被害的,也有岳飞的长子岳云,及心腹大将张宪。

    7.二人被害的原因,除功高盖主外,都有干预皇位继承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