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八面逢迎 (第5/6页)
,但仅仅是在酝酿当中,尚不知可行不可行。 彭久洋可不是吃干饭的!头脑灵光的他,马上找来水泥工进行论证,证明完全可行。于是,他急切起来,就好像这儿是他的或他的父母家一样,马上安排人买砖买水泥,请来泥水工,并带着馒头盒饭,坚守在施工第一线,以十万分的负责的态度严格把守着质量关。等到去省城出差的厂长两天后回来,一个舒适,漂亮,整洁,大气的贴着白色瓷砖的浴盆,便展现在了他的眼前。 这可把厂长乐坏了!同时,他也对特别能干事的彭久洋,产生了特别的亲近,还有特别的信任。他曾在厂的领导干部会议上动情地说,“如果我们的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干部,每一个职工都能像彭久洋那样,随时随地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准确把握上层动向,想市场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社会主义事业何愁早日建成?” 彭久洋先后待过许多红火的机构,一路走来,老厂长当是其背后最有力的推手。但是,卻明卻也发现,但凡他待过的地方,皆一路贪腐,问题严重。 当然,他并不是贪腐的核心人物,但他至少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卻明鉴于他与自己的过往,请示领导是否应该予以回避?领导肯定的回答,“这种关系肯定用不着回避!” 他的办公室就在股份公司的楼上,与彭久洋的办公室近在咫尺。但双方经常对面走过而彼此视而不见,这种状况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是绝无仅有,而又纯属罕见现象。 有人说,资金密集,权力密集,美女密集的地方最湿滑,是最容易招蜂惹蝶,最容易滋生腐败的地方。 厂里城里三产办,就是为了搞活经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