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山野的征服_第一百零五章 德能问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五章 德能问题 (第4/5页)

能允许我经常给您写信,我以能与您通信为荣;尤其,我真心希望书记不要嫌我打扰,恳求书记在百忙之中,能抽出一点时间来给我回信我的愿望就满足了,因为,您的思想,言论充满理性,智慧的光芒,它像明灯,能够照耀我未来的前程;像醍醐,能够使我在灌顶之后,赫然开朗。

    卻明看完此信,知道了又一个因交友不慎被朋友侵蚀,带坏的事例。其实,中国真的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智慧与文明的国家,封建社会用人,往往讲求“五法”,“八徴”,假如通过以上之方法,观察到了你的细微之处的东西,由此而折射出你内心深处的智能,品质,趣味,对于用与不用,用在哪些方面,担任多大的职务,明主自然心中有了定数。

    有一个故事,就是讲述被称赞为千古完人的曾国藩对即将启用人才的观察,最后做出了取舍的故事。后人是这样评价曾国藩的,“立言立德立说三不朽,为师为将为帅一完人”。他的湘军已经成为清廷主力,劲旅之后,凭他的威望和实力,完完全全可以取清廷而代之,他的胞弟曾国荃联名他曾国藩手下全体将领,写成万人书,人人俱在上面签字画押,按上手印,强逼曾推翻清廷,取而代之。

    曾大怒,认为这一举动实为逆天之举,不独天下人会群起而攻之,而且将背负千古罪名,死无葬身之地!有人说,曾国藩的这个举动,也是关系用人的标准,用人的品质,用人的僭越问题。用当时的所有人的说法

    ,以及当时天下的形势,腐败的清廷,已经病入入膏肓,岌岌可危,但是,曾国藩从忠君思想出发,自己身为臣子,辅佐君王本是分内之事,至于取而代之,却是大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