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 狷狂自大 (第3/5页)
成长到今天,接触过的人和事,对他的“病灶”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家庭,在于偏远的乡下,全是绵延不尽的大山,父母亲都是大字不识的老农民,但是家里在哪一个低热河谷地带,山坡上,河谷边,到处都可以遍种甘蔗,而您应该知道,甘蔗是当地的一大经济作物,他家的甘蔗收入在当地屈指可数。他的父母,接连生了六个,都是女孩,生到第七个,终于是男孩子了,这个香炉脚便被视为了宝贝,掌上明珠,千娇百宠,娇惯到无法可以形容,要星星从来不给的月亮,高人一等的心里由此根深蒂固。到了启蒙,家里的独苗苗岂有不去读书之力?谁知他真的要比其他孩子聪明得多,从上小学起,每天耳畔传来的,嗡嗡不绝于耳的,全是寨上大人们,以及学校的老师们络绎不绝的关于聪明的夸赞,他已经习惯了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自然,他一路顺畅,直接读到了高中,到了高考的时候,又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大学,到了大学,他居然还能显现出才气,又得到老师的多次表扬,时不时还有诗歌,散文,小说见诸学校的板报,校刊,甚至校外的刊物,报端,同窗,校友不仅常常投来羡慕的目光,有的还用语言直接大加赞美,其中并不乏他心仪的美丽女孩,这样一来,他的性格,心理大致已经形成一大半了;他的性格心理形成的另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他的认识上,坦诚地讲,他一开始也准备花大力气把古今中外的圣人,先贤,大家,都系统的列为攻读的对象,打算不遗余力也要完成这个殚精竭智,耗尽心力的伟大计划,谁知,一位文学教授的话,既提醒了他,也把他彻底带到了沟里。 那位教授很知名,是本省另一所大学的文学院教授,有一天应邀到他们学校来做讲座,文学青年尽皆围了上去,纷纷请求他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