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175节 (第5/6页)
他喝一碗茶,方才接旨时有许多话不好说,此时柳贺倒是可以敞开心扉了:“部堂大人,为何在此时辞去天子之命?” 潘晟二十四岁便中了进士,今年也有六十了,但他和汪镗、姚弘谟不同,办起事来虎虎生风,全不似花甲之年的官员。 潘晟道:“泽远,我已是这个年纪,争胜之心远不如从前,若仍霸着官位,莫非要自己变那严分宜不成?” 柳贺道:“部堂高风亮节,严分宜名声早已败坏,部堂何必与此人相较?” “一是我精力不如从前,在大宗伯任上,全赖你与姚继文相助。”潘晟抿了口茶道,“二则我归乡心切,为官久了,也该歇一歇。” 潘晟提醒柳贺道:“泽远,此时京中风向与从前不同,你回去后须得小心谨慎。” 柳贺皱眉道:“朝堂应仍在恩师掌控之下吧?” 潘晟点了点头:“居安思危的道理,泽 远你应当比我更懂。” 原先张居正一门心思搞改革,行考成法、撤换官员等都是为了改革大计,众官员都清楚,改革一日未成,他一日不会放权。 但眼下,土地丈量已完成,勋戚田税被核实,仓场、河漕、军事改革均已推进,官员们被他推着苦干了几年。 此前张居正可因推进改革不放权,改革既已近尾声,他仍不放权,莫非正要如他所说那般“我非相,乃摄也”? 反对张居正的人或许对付不了张居正,但对张居正推荐的官员动手还是能做到的,也是因此,张学颜、曾省吾等经他提拔的官员都不希望他此时去位。 柳贺离京这一年,各衙门官员都有变动,礼部几乎是大换血,其余各部,兵部尚书方逢时就因年老乞休,翰林院掌院由余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