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寒门之士[科举] 第64节 (第8/8页)
阅卷加读卷一共只有两日,殿试后首日读卷官们必须将考卷阅览完毕,第二日进呈天子,第三日则要放榜,时间可谓十分紧凑。 不过大明朝的官员向来是属海绵的,要紧事一日就能办完,不要紧的事则能拖个两三年,而与天子有关之事自然是要紧中的要紧。 申时不到,众读卷官已将各自推选的十二份上卷挑出,放置在桌案上。 之后读卷官们便拿起朱笔,从第一份考卷上开始勾画。 殿试阅卷的原则通常是圈不见点,尖不见直,也就是说,若是第一位读卷官判定某份考卷为第一等,第二位读卷官则不能将之判为第三等,这般判定下去,得圈多的士子文章将被纳入荐卷之列,最多者将被内阁推为前三甲的人选。 最先看到柳贺文章的是张四维,他为人一贯精明,很懂官场上不是东风压西风就是西风压东风的道理,因而他虽受高拱推举,与直属上官张居正的关系也不错,此时他看了柳贺文章表述,只觉文章引用典故极佳,且文字功底扎实,论策也是相当实用,可谓是一等一的好文章。 然而此次他为读卷官,在判卷时考虑的便不只是自己,也有内阁中两位大佬的看法。 在隆庆辛未年的内阁,首辅李春芳已经成了摆设,故而这文章李春芳是否欣赏并不重要,还得看是否能入高拱与张居正之眼。 张四维思忖一二,在考卷上画了一个尖,判为二等。 之后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士美迅速地画了一个圈。 通政使王正国画了圈。 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阅览了一遍文章之后,便不带私心地画了一个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