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37节 (第7/8页)
伤人心的话越少说越好。 柳贺点点头:“你也不必想得太糟。” 相对府试, 院试的录取率其实还好,何况柳贺对施允的才学很了解,他自认为答得不好,但在前来赴考的一众士子中,施允已是十分出色的了。 …… 柳贺和施允在客栈中等待放榜,而府城及苏松等地出身的士子们则奔向秦淮河,一睹画舫之中佳人芳容,或是一夜纵乐,或是吟诗作对,此刻院试上的紧张都被众人抛在了脑后。 柳贺和施允兜里无财,名气又不足以成为某位大家的座上宾,干脆就绕着秦淮河走了一圈,第二天又去紫金山晃了晃。 回来之后,二人听说还有不少士子在秦淮河上包了船,此刻都不禁摇头。 客栈掌柜却劝二人:“二位公子何不趁着放榜前一乐,等过了放榜之日,取乐的兴致便没有了。” 柳贺默然不语。 客栈中如两人这般的士子也有不少,毕竟并非人人都家境富裕,来住店时,富裕的士子们选的是上等房,柳贺与施允则挑的下等房,即便如此,住店的费用仍是不便宜,若是再去画舫消费一夜,他与纪娘子一年的饭钱都能花光。 掌柜为何非得力荐?实是因为秦淮河上的画舫与各家客栈关系都不错,若是能推荐一位才华横溢的士子(冤大头)前去,客栈这边还能拿些提成。 值得一提的是,应天府中不少青楼都是官方所设,属于南京礼部下属的教坊司掌管,礼部是清闲衙门,教坊司可谓其中最大的收入来源,官员们一边将乐户归于贱籍,一边花起妓/女们的血汗钱,实在是大明朝一大讽刺景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