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93节 (第4/8页)
,如嘉靖间就曾开通南阳运河,而伽河也是在山东和徐州间开通一条水道来减轻黄河淤塞的问题。 之所以未能达成目标,除了开通伽河耗费甚巨、年限长之外,也有伽河开通必影响徐州水运的缘故。 之后又有官员提出,要开胶莱河为新水道,可惜事情依旧未能成。 吴桂芳的想法,是增加黄河的入海口,目前黄河的入海口只有云梯关一处,黄河所带泥沙皆由云梯关入海,云梯关堵塞,河流入海不畅,黄河自然便会泛滥。 眼下漕督衙门在扬州,吴桂芳便要设法在草湾增开水道,同时在高邮等地修堤,加速淮河、黄河水的流动,减轻山东、徐州一带的压力。 吴桂芳显然是有一套想法的,他先将苏北一带的水排入黄海,再在徐州修建堤防,在草湾及古黄河开设水道,便减轻了黄淮合流之后的水势,在徐州筑堤,则可以减少黄河水在徐州决口的频次。 不过愿景虽好,但柳贺清楚,到了史书上,大明朝水利的能臣是潘季驯,吴桂芳的名气比之潘季驯要逊色得多,恐怕这草湾即便开挖了,效果未必会很出色。 他这几日读了不少有关治河的书,心中记得很清楚,黄河为何难治? 长江比黄河长,按理说水祸应当比黄河更重,但在历史上,长江造成的水患却不如黄河。 其实都是黄河水沙比例不均衡的缘故,吴桂芳想的法子固然是可以加速黄淮之水排出海,然而黄河泥沙淤积日久,水排了出去,泥沙却日积月累地沉淀下来,且黄河入海也非一日两日就能排出,徐州距出海口还有一段,远水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