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深入交流 (第4/5页)
早年间,老京城人讲究“两泡”,即泡茶馆和泡澡堂子。 甚至还衍生出一句老话,“出了茶馆进澡堂子——里外涮”。 去澡堂子“泡澡”,已经融入了京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并已然成为了一种文化。 旧时代,人分三六九等,澡堂子也有等级。 最高档的被称为“官堂”,中等的澡堂子叫“盆塘”,最普通的澡堂叫做“散座”。 解放后,劳动人民一律平等,澡堂子也被收归了国营,只要有澡票就能进。 于大伯明显是个顽主,不知道从哪里倒腾来两张清华池的澡票。 东有清华池,西有华宾园,清华池可是澡堂界的扛把子之一。 一进门,李卫东就听到了吆喝声:“来了您哪,两位,里面请。” 嗨,就是这个味。 服务员也比别的国营商店热情,只是看到于大伯,他们的神情都变成了地铁老人看手机.jpg 正在招待客人的服务员都围了上来,甚至有一位女服务员还冲于大伯说:“老同志,知道规矩吗?” 直到于大伯点点头,他们才散去,不过眼睛还是不时的往这边瞄,似乎生怕于大伯干坏事。 这让李卫东有些纳闷,这老爷子究竟干了什么事情,能让服务员们如临大敌? 由于时间尚早,澡堂子里人不多,换上木头趿拉板儿,脱掉衣服,从柜子里捡剪好的肥皂,跳到了池子里。 水温正合适,浑身舒爽,李卫东沉醉起来。 于大伯正好相反,他跳进澡池子,没有泡澡,而是往李卫东的放下看去。 看了一眼,他神情疑惑起来,揉了揉眼,再次看去,脸色大变。 ‘哗啦’一声,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