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七章 各就各位 (第2/5页)
减少,依然有人说书,依然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商人”在做贸易,那些酒馆依然开放,依然有人吟诗作画,依然有作坊用古法造纸,皇宫中依然有宫女,和皇帝,城门口和城墙上依然站立得有威武的甲士,依然有老师在给学生讲授《论语》,。。。。。。 讲解员和翻译告诉他们,这一切和1300多年前几乎是一样的,就只是这一趟,这些人对中华历史以及我们的传统服饰,饮食,生活习惯,商业,科技,政治等等都有了一个深刻和直观的了解。除此之外,他们还游玩了欢乐谷,体验了一些高科技的游乐设施。 这些人的来访会对增进中外友好有多少益处,陈康杰不知道,但是由于那352位非邦交国的青年来访,并且得到了愉快的体验,确实促成了他们的国家与我国关系的改善,其中有四个国家提前了与我们建交的时间,那位《开普敦时报》的记者全程跟踪报道了整个过程,就使得他们有一股力量要求加速与我们的建交谈判。 到95年与我们还未建交的几乎都是一些小国,而在这些小国里面,能接触了西方文化并且还能出国的,都是国内上层社会人士以及他们子女,所以他们对那些只有十几万人或者几十万人的国家是会产生很强的影响力的,或许他们亲戚,父辈或者同学就掌管着这些小国的对外交往政策。 那一百多名有些特殊的客人,在他们结束旅行即将返回的时候,黄振华和谭长国还接见了他们。黄振华介绍了我国的青年事业,对外开放状况,执政理念和经济政策等等,而谭长国就基本省情做了讲解。 。。。。。。 “老文,你前两天是不是在筑城?”,陈康杰回到家,六姐,五姐就质问他。 “怎么会呢,我在香港呢”。 “真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