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九章 分解问题 (第2/5页)
分地区都属于这种情况。国外有许多煤化工企业受缺水的困扰,常常出现煤化工企业与农业或其他工业争水现象。要保持煤化工企业正常运行,起码要保证每小时上千吨新鲜水的供应。真正上规模的煤化工企业,2000-3000t/h的用水量也是必要的。这是我们目前面对的大难题,我们晓得,当地这里其实不缺少降水与河水,但是工程型缺水严重,那些水存不下来,一天几万吨水的需求,没有完善的存水与供水工程是不行的”。 薛先生说完了第二点之后,陈康杰没有追问,而是在思考,薛先生端起旁边小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继续说道,“这个第三嘛,那就是交通。煤化工企业产品和原料运输量大,交通运输显得十分重要,最好是靠近铁路或水运方便的地方。铁路、水运和汽运比较起来,一是铁路和水运在数量上可以很方便地满足要求,数量大了,汽运组织起来很麻烦;二是铁路和水运价格大大低于汽车运输价格。目前铁路运价一般为水运价格的一点五倍,而汽运价格为水运的三倍多,相差甚大;三是汽车运输损耗大。外国做煤化工做得大的,都是靠近水运或者铁路便利的地方,我们这里虽然有一条干线铁路,但是运力有限,急需改造。我听说已经有了规划,所以我们如果要建设煤化工企业的话,就要和铁路的规划同步,否则建好了,产品也出不去”。 “至于最后一点嘛,那是对您才说的,如果是在其他地方面对其他人,是可以不用说的,这个是李先生要求的”,薛先生说到这里故意卖了个关子。 “哦?我很有兴趣哦!”,人家卖关子,陈康杰怎么着也要配合一下。 “因为和环境有关,当初你给我建议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你对这里的环境问题很关心,很在乎,所以就不打算隐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