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二章 新制风波 (第2/4页)
察举,即发现并推举人才。是由郡一级的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输送人才。 它设有很多科目,按举办时间分,有岁科和特科。岁科,顾名思义,一年一次。特科时间不固定,有国家重大项目,或者皇帝需要,那就举办。 其中,考量的人才的主要素质涵盖范围也不小。有我们最熟悉的举孝廉,即孝子廉吏;有专考文法的,也有专考武艺兵法的,等等。 岁科孝廉是含金量最高的,由郡一级的最高长官,向中央推荐这个孝廉之人,去中央政府学习,担任郎官,被视为出身最正,政治前途远大。 这是从广大基层民众之中,选出人才。 选拔之中的拔,则是在已有的官吏队伍中,对有才干成绩的人进行晋升,合起来被叫做选拔制度。 同时,为了防止察举制度运作过程中的腐败,其中设有专门的法律监管,有连坐制度。 察举人才是有风险的。被举荐之人在中央政府参加考核,要是被考核发现成绩不合格,会直接连累举荐之人的乌纱帽。甚至,有可能连坐致死。 放在具体的时代语境中,这个制度,已经是一套比较不错的人才选拔制度了。 至于说察举制后来催生出世家大族这种东西,说句诛心的话,当代制度下都有“学阀”正在诞生,其中因素太过复杂。 汉武帝那个时候,就算用后世的眼光,能设计出比察举制更适合时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并且还预防世家大族的产生么。 陆言所设计的察举制,规定了举荐人才必须与郡学校接轨,郡学校受举荐的学生,在中央书院的考试成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