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8节 (第3/6页)
同一战线的,大家拧成一股绳,不花大价钱,他们根本别想在村里有收获。 这给余美 娟姐弟两个没气死,直骂穷山恶水出刁民。 两个人进展不太好,不过好在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朋友,还是有几个处的还成的。慢慢打听才晓得,其实绝大多数人家也根本没有这种好东西。别看他们住在山沟里,但是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到好东西的。别看有的人找他们谈价钱,但其实,他们手里根本没有东西,估计就是想坑人。 两姐弟一听,也不敢久留了。 本来两姐弟都要打道回府了,也亏得,临走又跟原本的几个朋友见了个面。他们当时下乡也有几个已经在当地安家落户的知青,有一个女知青就跟余美娟关系不错,她嫁在了本村没错,但是妯娌是隔壁村的。 在她的穿针引线下,余美娟他们这才渐渐有了进展。 她妯娌的娘家就有一颗人参想出手,这人参是二十年的野山参,要价八百,比收购站收购肯定是贵了。一般收购站是给不到这些钱的。但是那边的意思是,如果跟收购站一个价钱,人家就直接卖给收购站了,何必卖给他们。 太低了,就留着以后再说了。 余美娟也拿不准,所以才给陈青妤写信,看她的意思。 余美娟一封信写了八页,絮絮叨叨的,怨气冲天,可见这次下乡真的不太顺利。陈青妤倒是没觉得贵,如果八百能收到,她觉得还是值得的。 陈青妤果断开始回信,不过她也格外叮嘱,这如果是交易,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别去人家家里,去个明面儿上人多的地儿,买完了就赶紧走。 陈青妤本来觉得收这种东西没什么的,但是看着余美娟絮絮叨叨的信,陈青妤才觉得自己可能是把事情想简单了。也亏得余美娟不是一个人,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