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4章,这是我李云龙吃不下的好处? (第5/8页)
,不算给旅长的那份,起码得加两倍。 “呵,老李啊老李,你是拔一根毛比猴都精。” 袁朗无奈的摇摇头,“几十具火箭筒,只不过是小意思。这次打下县城,我送你两条子弹生产线,加生产一百万发子弹的原材料。” 话音一落,李云龙掏了掏自己的耳朵,“你再说一遍,我没听错吧。两条子弹生产线,一百万发子弹的原材料?” “你没听错。” 袁朗肯定的答复,看着李云龙咧嘴大笑,就像喝醉了,陷入了狂喜之中。 不就是两条子弹生产线,值得吗? 当然值得。 八路军的兵工厂,只有复装子弹的功能,需要战斗部队打完仗,把子弹壳带回去,复装火药再次利用。 其中的麻烦不必多说,复装的子弹精准度,会大大的下降,出现臭弹的概率也会增加。 如果有可能,战士们肯定不想用。但不是没办法么,有总比没有强,多搞几发子弹,都香的很。 普通的八路军部队,一个人也没多少发子弹,顶天了二三十发。兵工厂复装子弹还能应付得来。 新二团的情况就又不相同了。 一场普通的战斗,冲锋枪打几个弹夹,就一百多发子弹。 轻机枪怎么也得消耗几百发子弹吧。 重机枪不停的开火,对敌人进行火力压制,少说也得一两千发子弹。 一营轻重火力加起来一百零八,一场战斗消耗几万发子弹。 战斗时间要拉长到一天,打掉十几万发子弹轻轻松松。 搞的一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