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闲王_第四六二章:去留问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六二章:去留问题 (第2/5页)

吉在只有前排才能看到的地方,对那些战死的将士敬了杯酒,又对这些胜利凯旋的将士们敬了杯酒。

    而这一举动,再一次受到众将士们的拥戴。

    李元吉如同那些普通的将士一样,带着文武百官,在最前端,也就是靠近城门的地方也坐了下来,与那些将士们一起在这风寒之中吃着宴席。

    而唯一不同的,就是李元吉这桌上的人并不多,只有苏定方,李靖,房玄龄,程知节,以及李元吉五个人。

    饭过半饱,酒过三巡,看着那些略显伤感的将士,李元吉无奈的叹了口气,为毛看人家打了胜仗回来都是高兴的不能行,到了自己这里就成了这样呢?

    而且,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回来的这七万余人当中,有六万以上都是超期服役,对于他们的去留也成了个大问题。

    军衔制的劣势在于,四年服役期到了以后,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进入士这一级别,另一个则是退役回家。

    而按照军衔制的核心,就是留下骨干,在军中没有什么特别优秀表现的士兵则退役回家。

    在平时的时候,这种制度可以很好的确保军队血液的循环,不至于时间久了,一支军队就忘了该怎么打仗,也可以防止他们因为曾经的功绩而得意忘形。

    可劣势在于,一旦开战,大多数人身上都有战功,虽然可能在这支部队里显的并不是特别的优秀,可跟那些没有上战场的部队相比,他们的优势又太大了。

    另一个,超期服役只是在军龄上按照第五年来计算军饷,军衔则还是原先的,所以这也存在一个问题,一下子多出来几万个下士,总不能还让他们当普通士兵吧?

    “有多少将士想要留下来的?”对于这个问题,李元吉也很是头疼,只能看向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