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闲王_第五三三章:盛世之下无爱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三三章:盛世之下无爱国? (第4/5页)

的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

    但文学水平却并没有影响上官仪的施政才能,或者说,是镇北书院改变了他,这些年来,上官仪早已经逐渐的放下了文学,转而专攻施政方面。

    他能够看出两者的区别,文学,说白了就是底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是施政,却是对当下,对后代都有很大帮助的做法。

    文学只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幻想与憧憬,可却带不来曾经的辉煌。

    而之前的经历,更是让上官仪养成了一个习惯,遇事的时候,他喜欢先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然后再以自己当下的位置去看待问题。

    两个不同角度的对比,结果显然易见。

    皇帝的招募令竟然无人响应,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

    具体的?你可以幻想一下,在后世的时候,到了征兵的时候,结果却没一个人前来应征,那时候的后果会是什么?

    实际上这个问题在李元吉穿越的时候就出现了,不能说无人响应号召,而是在一些大城市,经济发达一些的地区,征兵的难度是很大的,甚至基本可以用无人响应来形容。

    跟之前相比较起来,真的就是这样,于是,只能在某些偏僻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征募,可如此一来,就会影响整个军队的发展建设。

    现代化军队要求的是高学历,不再是几十年前那种大字不识一个也能当好兵的年代了。

    现在的情况其实跟那个时候差不多,经济好了,手中有钱了,谁会去选择移民?去那个未知的地方?远离故土的过着未知的生活?

    虽然条件很丰厚,可他们依旧不愿意离开,因为在这里还能活得下去,而且能吃得饱,这就足够了。

    一个普通的移民招募令,歪打正着的让大唐不少地区都暴露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