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一七章:水师都督 (第2/6页)
。 就算是买不起船,不能自己出海打渔的,也可以给人打工,或者几人凑钱买一条船,虽然赚的少一些,但胜在稳定。 但是半年前,原本顺风顺水,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的海州,却迎来了一批不速之客。 先是军队驻扎,然后开挖出一个巨大的码头,大到让人不敢想象。 紧接着,大量的工匠到来,同时,海州本地一些会造船或者修船的工匠也被招募了过去。 再然后,现在隔得大老远,就能看到码头那边高高耸起的一艘艘巨舰。 王玄策历时一个月的时间,终于从长安来到了海州,顾不上旅途的疲惫,顾不上去打量一眼破败的海州城。 王玄策直奔海边的码头,说是码头,其实是码头与造船厂的合体。 百姓的小渔船是不能在这里停靠的,也用不着停靠,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停下。 但是偶尔的,也会有不少的渔船开到这里来修理。 “那些都是渔民的渔船,自从朝廷决定在这里造船以后,本使征调了周边几乎所有的造船工匠,所以在于陈县令商议过后,决定渔民的船只需要修理的时候,也只能到这里了。”造船使唐松指着不远处那些小渔船,解释着。 唐松这个造船使说来有些让人惊叹,其本不是官员,只因家中祖辈经营船只建造,在这方面颇有经验,也是大唐最有经验的之一,所以便破格将其任命为造船使,只负责船厂内的造船工作。 当然,让一个没有当过官的人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