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四七章:陛下圣明 (第2/6页)
站这事倒是好说,朝廷下令解决,并不为奇,只是这降税,为何先前没有听到半点风声? 按照常规的规矩,一般朝廷会在当下进行通报,让各地先做好准备,然后来年,或者缓冲一年再做实施,有个一两年的时间做准备,出问题的可能性不大。 来的是如此的突兀,空缺上哪去补? 税改给各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即便是洛州这种中原地区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有些感觉吃力,现在又缩减了税收,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办? …… 有人欢喜有人愁,洛州城内,在接到朝廷的命令之后,短短一个时辰之后便张贴出了最新的通告。 虽然在洛州城内引起了不小的风波,但只能说,这股风波并不大。 因为洛州城内的百姓,还在种地的并不多,倒不是说没有,只是比例不算多。 大多数都只是降地租给自己亲人,每年只收取一些租子,或者干脆就卖掉,拿钱来做些生意。 此次的降税对于他们来说,倒是无关紧要。 当然,如果非说没有关系那就是扯淡了。 大唐的课赋,不是看你有没有地,而是按人头来算的,只要是在官府手里拿到地的,无论多少,无论你卖了还是租出去了,课赋都必须要承担,只有那些中男以下和女子才不用纳课赋。 降一成,比例不多,但本着能省一点是一点的心态,不少百姓还是对朝廷的这个政策大呼圣明。 洛州以东,五十余里处。 刘老汉扛着个锄头站在田间地头,看着一望无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