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七七章:改变 (第4/5页)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李元吉招收的这些学生,才是未来大唐的重中之重,他的级别甚至超越了科学院。 因为科学院属于科研机构,这些人虽然也是一样的,可他们的主攻方向却是各种材料,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科学院所能取得成就的多少,要看这些材料的质量如何了。 虽然这次的会议让这些内阁成员们没有准确的猜到李元吉的心思,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好处。 比如说,李元吉的警告,使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虽然这个意识并不是特别的深彻,但在这次的会议过后,这些内阁成员们却改变了原先的想法,逐渐的将精力从农业,转变为了工业。 不管其核心思想到底对不对,至少这种做法是有益于工业化推进的。 而接下来所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内阁很快便拿出了一个精准的方案来。 …… 距离内阁成员刚刚开完小会不到四天的时间,便到了下一次内阁会议召开的日子。 而在短短的四天时间内,十几位内阁成员便拿出了一个大体的方案。 而在制作这个方案的时候,他们这才意识到,其实李元吉早在几年之前就已经在布局了,只是当时并没有人看出这是在布局,而是在单纯的以为是朝廷有了其他的收入,所以想给百姓减负。 “陛下,最近这段时间臣等讨论了推进工业化进程的一些问题,其中发现了一些制度性的困难,所以对其进行了一些总结,并且拿出了一些初步的意见。”虽然房玄龄不再兼任吏部尚书这个职位,但在内阁的地位也依旧没有改变。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李元吉没有这个想法,否则的话,取而代之的,必然是萧瑀。 而萧瑀对于这些也并不在意,他是属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