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六三章:闲中训子 (第3/5页)
么快的撤军? 答案当然是物资跟不上,没有铁路,只能依靠一条危险陡峭的公路去运输,而印度却占据着地理优势,不撤退的话,出去的人都会被留在那里,胜利不代表物资不缺。 但是现在再去看看,硬抗?对峙?随你的便,青藏铁路能将成千上万吨的物资运输过去,哪怕天天打枪放炮,当鞭炮一样玩也能抗的住。 同样的道理。 李承光能够想到这一点,李元吉的确很欣慰,但欣慰不代表着无脑的支持,更不代表着需要大力的去赞扬。 缓缓的,李元吉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换上了一副严谨的态度。 “你知道赵括吗?” “赵括?”李承光面色一愣,旋即想起一人,这些面色更加苍白了些:“父皇指的是赵国的赵括?” “恩!”李元吉点了点头。 这下李承光算是彻底的傻脸了。 赵括是谁?大名鼎鼎! 纸上谈兵,说的就是这位赵括。 如果只是说经验不足也就罢了,问题在于,这位赵括老大爷,不仅仅只是经验不足,而且还极其的装逼与自信,为此而直接付出的代价,就是四十万赵军,直接导致了赵国被灭。 现在李元吉在考教自己的时候,却提出了赵括这个人,其意所指为何?这还用猜吗? “赵括有才能吗?有!是大才!他的才能,远超过当代任何一位名将,但是赵括为何落得如此下场?朕为他总结了四个字,为人过傲!”李元吉毫不客气的评判着历史人物。 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完全有资格来做出这样的一番评价。 当然,评判不是为了打击李承光的积极性,而是要让他深刻的认识到其中的问题,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引以为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