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四六章:幸福不能来的太突然 (第5/6页)
元吉提出的目标。 “朕算过了,各地的金矿银矿铜矿开采过后,提供的资金就不止两成了,朕没别的想法,就是觉得百姓肩上的担子太重了,想给他们减减负。”李元吉叹了口气,犹豫了很久,权衡了很多利与弊,虽然的出的结论是弊大于利,但还是要做。 虽然这么做会导致资金不足而影响全局的战略部署,但好处也不是没有,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朝廷的收入没少,只不过是没有太大的增加罢了。 但是民间却会因为这二成的课赋,而迅速的安稳下来,倒不是对现状不满意,唐朝的课赋并不算高的,古代课赋最高的是宋朝。 但习惯了不交公粮的日子以后,李元吉也总想着也让唐代百姓享受一下后世的待遇。 虽然两者不尽相同,但其实也没差多少,当然,现在这个情况要比后世恶劣了很多,因为当下工业,商业经济远不如后世取消公粮的那个时候。 李靖努了努嘴,不敢继续开口,事实上他已经有些后悔了。 其他的大臣也同样不敢开口,不是因为事不关己,而是实在没这个胆量去反驳。 如果他们不顾一切反对的话,不管他们的目的是不是为了朝廷着想,可在这种事情上,百姓可不管你的初衷是什么。 皇帝想给百姓减负,大臣却不同意?除非他们想试验一下夜晚在家睡觉的时候房子会不会塌,否则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不敢出面拒绝。 这可是会让天下人痛恨的行为,难道非要把自己搞的千夫所指,万人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