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7章 以史为鉴 (第3/8页)
像早些时候的篮球,一个球星甚至可以代表一支球队,说起一个球队基本就立刻能想到一个球星。 就像说起马刺,立刻响起邓肯,说起狼王,立刻想起加内特,森林狼时期的加内特……那时虽然年年都有交易,但是各个球队的招牌球员的流动却是很少。 于是,各个球队一旦发现好苗子,也更愿意去培养,所以像技术流内线和传统型控卫这样需要长期发育才能厚积薄发的球员类型就会冒了出来。 但到了后来情况却是,越来越多的球星变得更加急功近利,球队也变得更加急躁,他们也很难再静下心来去慢慢的培养自家球星。 尤其是对于小球市球队而言,他们即便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球星,到头来,因为小球市的号召力有限,很难再吸引到大牌球星加盟,导致夺冠难度加大,自家培养出来的球星出于“冠军”的需求而选择走(抱)人(团),这些小球市也很难留得住人。 于是一系列因果循环下来,整个联盟都在打着“快餐式”的篮球,不仅仅体现在球场上,还在球员培养上…… 费时费力又不讨好的传统组织后卫逐渐在联盟消失了,不是说这种类型的球员不好,而是他们的培养代价和成才周期太大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了2020年后,哪怕是已经35岁的洛瑞依然可以拿到3年9000万的高薪,36岁的保罗可以签下四年总金额1.2亿美元的合同……因为联盟中太缺少这种类型的球员了。 物尚且以稀为贵,何况人乎? ……胡浩南看着基德在球场从容有度地梳理着球队攻防,那一瞬间有些出神。 而等他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