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0 (第3/4页)
舒皓皓。 熊斌对记者说,每年各省份几十万学生参加高中数学联赛,其中200人进入全国数学奥赛,再决出30多人进入国家集训队,最终通过两周近十次考试,才选出6个队员,可谓‘十万挑一’。 事实上,有机会入选国家队的学生早已获得保送一流名校的资格,他们在比赛中乐此不疲,做着‘思维的体cao’,全然只求战胜难题的快感,这就与‘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相通。在本届奥赛的一道几何难题中,中国队6人用了6种不同方法解出正确答案,极富挑战性和创造性。 熊斌理解他们的性情和志趣,他甚至不得不劝孩子稍微‘功利一点’。 在与记者聊到这次imo大赛中唯一的满分选手舒皓皓的时候,熊斌对记者说了这样一段趣事。舒皓皓在刚刚进入国家集训队的时候,第一次考试时,熊斌就发现他解题常有跳跃式思维,在卷面表达上十分喜欢‘跳步骤’。 熊斌专门拿着前几年奥赛卷面让他学习,谁知舒皓皓说:‘我做得出来不就行了,我又不是要拿给别人看,那样太功利了吧?’ 对于舒皓皓这份让人哭笑不得的‘纯动机’,熊斌只能这样开导:‘就算不是比赛,将来你写科研论文,也得步步推理论证,获得学术承认。’ 最终舒皓皓总算听了进去,改变了自己的解题习惯,才能在这次比赛中获得奇迹一般的好成绩……” 顾盼看完整整一篇新闻稿,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举着手机问关鹏,“这篇新闻稿里写的舒皓皓,真的是我们认识的舒皓皓吗?” 关鹏瞪了顾盼一眼,一米八的壮汉瞪人应该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