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89章 这是出jianian臣了啊! (第1/8页)
张周绍明三年,公元948年,八月初七,东京开封府中,尚书令张希崇的葬礼正在进行。 除了皇帝远在长安没有来以外,皇后曹延禧,皇四子也是皇后之子张贤景等尽数到场。 张周的文武大臣,哪怕是外地镇帅,也多遣人千里前来。 其中桂林府府尹兼桂林府兵马督监马昭远,更是遣麾下亲将,以日行百五十里的速度,专程从岭南赶回来。 张希崇虽然不是元从派也不是东归派,但老爷子以他的品行与才干,赢得了几乎所有人的尊重。 在某些程度上说,张鉊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封建帝王。 因为他完全没有受过这类的教育,所崛起的地方也是安西、北庭、河西这样的边荒之所,给不了他统治中原王朝的经验。 他的水平,完全就是一个后世历史爱好者,在接受了海量知识后,加上网络上、电视电影中,一大票自己也没当过帝王的专家作者,总结出来的帝王得失而已。 说俗一点,他就是个有点头脑的键盘侠。 见识有,但可能不怎么多。 所以明面上,张鉊是很能听进去臣下意见的,唾面自干的本事应该要强过曹孟德,也有可能比唐太宗还要强。 在目前张周朝中,你甚至可以当着张鉊的面骂他是昏君,只要能说出个一二三,基本都不会被治罪,有水平的建议,也还会被采纳。 当然,说不出来的,那问题就很严重了。 总的来说,张周的朝堂风气,是很积极向上的,皇帝也能虚心纳谏。 但是张鉊也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来自后世的他,受那个资讯发达时代的影响,导致对于君王这一位置的理解,往往来的很空很大。 虚心纳谏,奖励忠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