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友_分卷阅读73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34 (第3/4页)

题。

    殷胥提了个方向,薛菱却落实成了几大律法。

    包括有最基本的“养贫法”,基本是对鳏寡孤独,残疾重病的扶助,可以住每一县的居养所,月得米豆,六十岁以上老者可获得朝廷的赏银,七十岁以上更是可以得到柴钱、并且统一配布各季节衣物。至于重病者则被安置在各地的“施药局”,家境极贫孤独者的治病费用由朝廷承担。

    前头说的“施药局”就涉及另一项很早就开始实施的政令了。施药局有基本种类的配药,约是市价三分之二的成本价,分布各县之中。而就在这一年,薛菱下令,各县城与官道交汇处,开设医官院,通过医考且在地方施药局、医官院实习满三年者,将享受九品医官官职,也能一步步晋升到州中的医官院或中央医官院,甚至进入太医局。

    前者是为了应对如今社会变革中,难以平衡的贫富差距,后者更是为了朝廷掌控药材的采买生产与流通,也保证了大邺境内郎中数量与药品质量,不但能防止商贾插手药材行当引发动乱,也能有效控制几年前那样伤寒爆发,尸骨遍野的事情再发生。

    还有鼓励生育,生子得米粮,不论男女养至三岁得银钱的法政。也有赡养背抛弃幼儿,帮助抚育贫户多子的慈幼局。

    只是要完完全全贯彻下去,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和精力,薛菱只是着手,完成,可能甚至需要数十年。

    二是“兴业”。

    市面上早已诞生的“艺业户”,薛菱决定将其作为朝廷部门管理。艺业户本来是因为这年代女子收入高、所得工作门类广而诞生的。各家将女子送入艺业户学习针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