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22 (第4/4页)
九段可不是随随便便靠升段赛能上去的。 包括六弈在内大邺大大小小的赛事拔得头筹,约战知名棋手将其打败,亦或是对围棋界有过什么出色贡献,才有可能挂上九段。 崔妙仪没有多想,她回来就是为了赶着参加六弈。春闱和六弈都在一个时候,只是六弈间隔时间更长。毕竟可以打挂,近两年的风气更是棋手以慢为优雅,不屑于下快棋,甚至六弈中登基最高的棋圣战、国士战,终战能下到第二年春天。 于是,六弈最少两年一届,平常三年一届,若是棋院生员太少或恰逢战乱,更是五年一届也有。 十几岁二十出头虽然是最适合下棋的时候,但经不起这样的时间磋磨,但跟当年的五十少进士一样,进入六弈顶尖水平的大多都年纪不轻了。 面上儿解释,是这么个原因。 但很多人都知道,围棋这一行,胜负没有含糊,天赋与年轻是两大法宝,过了三十岁就开始走下坡路,越老越适应不了对弈,技艺的进步跑不过衰减的头脑——老人是很难赢过新人的。也就是说年轻人应该是最容易在六弈上出头的。 十几岁第一次参加六弈的年轻天赋棋手,应该是很容易就能战胜自己的师父。 可围棋这样一个重面子、重名声也重传承的行当,经不起这样的新旧交替、不留情面。 渐渐的行当内就有了自个儿的规矩。 以棋圣战和国士战为例,并不是众人想象的,预选赛、半决赛这样一层层对决,而是有一个相当封闭的循环圈。十二人的循环圈,分甲乙两组,由上一届循环圈累计成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