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4 (第3/4页)
干什么。”杨边疆失笑,“我们当兵要花三个月时间叠被子,平常谁花功夫叠它干啥呀,我平常也就随手叠一下,昨天也是因为你要来,讲究过头了。”他说着一抖一拍,就把那被子弄成了花卷模样,笑了笑:“这样多好,看着像个家里的样子。” 早饭香喷喷的鸡蛋面条,杨mama亲手擀的,吃过饭两人出门上班,杨爸和杨mama送到门口,殷切嘱咐一句:往后就认得门了,有空就来啊。 冯荞的“认门”之行到此才正式宣告结束。 出了村,杨边疆把车把上挂着的一个布袋递给她,冯荞看了下,知道里边是给她带的“回礼”,应该是糕点糖果之类的。杨边疆跟她说,里头有个小手绢包,拿出来收着。 冯荞知道是“见面礼”,习俗上公婆该给的,就掏了出来,一个红花布的手绢包,打开来果然是几张钱。她数了数,正好六张十块的,不免惊讶了,那个时候,认门的见面礼一般也就是一二十块钱,多数人家图吉利,给的十六或者十九。 “怎么这么多?”冯荞说,“我都不敢要了。” “图个吉利,再加上我师父给了十五块钱。”杨边疆解释道,“我妈就给凑了个吉利数。” 杨边疆说的半真半假,师父给了十五块是真的,实际上,这阵子订婚和见面礼的钱,基本都是他自己拿的,没让家里花钱。他工资是冯荞的两倍还多,技术工人加上军龄算入工龄,在当时绝对算得上“高薪阶层”,加上退伍时攒的一点津贴,可以说经济条件算比较好的。 给这数目倒也没有显摆的意思,就是师傅已经给了十五块了,他家再添一些,添二十吧觉得有点少了,再添……添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