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九章:张彝宪的心思(求推荐、求收藏) (第4/4页)
粗苯的新枪又必然不适应实战的需求。难怪萨尔浒过去那么久了,大明的新枪还没出现。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工匠。做大量实物实验所需的人力和物力,也不是工匠们所能提供和调动的,问题的根源还是出在管理阶层。 可向张彝宪这种管理者又为什么也不去做呢? 很简单,张彝宪他们做了也得不到好处,他们怎么会去自找麻烦。 想让张彝宪这种人动起来,并且是自发的动起来也很简单。 无非“上有所好,下必从焉。” 在这个时代还是需要看上位者的需要啊! 在这个时代,只要上位者真的想要,下级的执行力还是很快的。 看看,张彝宪不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彝宪,就按这种标准打造新枪管。造好后最高装药1两1钱测试,合格者赏,不合格者罚。孤就不信,这枪就不能造的又快又好?”朱由检微笑着吩咐张彝宪。 想到前世的记忆,朱由检又笑着补充:“好好干,孤很看好你哦。” 王承恩筹备物资的时间,让朱由检看到大明对甲胄的看重。200副棉甲,王承恩足足用了10多天的时间才筹备整齐,这还是在魏公公一路大开绿灯的情况下。 这个时代果然还是甲胄为王啊! 大明朝廷对甲胄的管理远远超过了别的军械。 “不过,等我的隧发枪批量装备以后,这世道就该变天了。”朱由检看着远去的张云翼车队,强行按捺住心中的躁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