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魏忠贤的难民安置方法(求票、求收藏) (第3/4页)
到那又脏又乱垃圾一样的羊毛,在信王的庄子里变成毛线!又真的制成了衣服! 先不考虑毛线未来织布的前景。单眼前这种粗糙的毛衣,就已经蕴含极大的利益存在。 郑英泰凭借商人的本能开始计算毛衣的成本。 羊毛的成本主要体现在运输上,未来的工人将会是辽东难民。难民估计给饭就行。 抛开这原料、人工两个大头,毛衣还有什么成本? 这毛衣最终成本低的真是难以想象。未来上市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信王真是太神奇了!他应该是财神转世吧? 信王开发的这毛纺技术又属于独家的行业。 羊毛的那一套复杂的cao作,短期内还很难被别家复制。只要信王的工坊迅速形成产能,占领了市场,就有泼天一样的银钱回来。 郑英泰简单算了一下,就放弃对毛纺的前途的计算。 钱景难以估算啊! 羊毛对信王有用,那行走草原的商队就多了一条发财的金光大道。 羊毛,草原上有的是,根本不会缺乏。只要和草原有草,这毛纺就能源源不断的走下去。 看看江南棉纺行业就知道,这将是一条连绵无尽的产业链。还是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产业链。 这毛纺蕴含着天大的利益,未来收益完全无法估算。 幸亏郑家投靠了信王。 郑英泰对自己当时的决断点1000个赞。 在这条产业链中,郑家凭借对草原的熟悉,已经占得了先机。就算郑家只能在这泼天的产业中落点小利,那也足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