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纪_第二六八章:晋商与开中法(求订阅、推荐、收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八章:晋商与开中法(求订阅、推荐、收藏) (第2/4页)

    “殿下,准备物资,这可是个大好的差事。只要咱们放出风去,有的是人自动找上门来。”郑英泰一脸喜色的回答。

    “不、不,你没明白孤的意思。”朱由检连忙解释一句。

    “孤的意思是让他们自行把物资运到宁远,回头再跟咱们结算。”

    “什么?”

    听清信王的解释,郑英泰忍不住失声叫了出来。

    信王殿下说的这不就是开中法吗?

    这年头谁还会接开中的活,是生怕自己家败的不够快吗?

    虽然心中这样想,其实像郑英泰他们这些山西商人,对开中法还是有着很深的感情的。

    大明的山西商人大都是依靠着开中法,挖到他们家族的第一桶金。然后再依靠一代一代艰苦的努力,才一点点建立起各自的家业。

    像郑英泰的祖辈就是响应洪武爷的诏令,赶着一头小毛驴,一趟趟运粮到宣府、到大同。

    然后再拿着边塞开出的凭证,到朝廷换出盐引,再从盐场换出一斤斤的盐行销各地,这才慢慢攒出了后来的家底。

    在大明建国初年,开中法执行的比较严格。

    那个时代你只要肯吃苦,就一定能获得丰厚的收益。

    那个年代,郑家的祖辈最远都能走到草原深处的大宁城(内蒙古宁城)去开中。

    郑家草原的商路也是在那个时候打下的底子。

    大明开国初的那几十年,可以说是边商最好的年代。

    那时有多少山西商人依靠开中法,慢慢摆脱了贫困成为富甲一方的豪商。

    有多少山西人依靠老乡的提拔、带引,慢慢走上经商这条道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