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3 (第2/4页)
开京都,迁往自己的封地就国,就国期间不得私出封地,违者视同谋逆,早在西汉时期,武帝便在中严格阐明了这个问题。 皇子们到了自己封国之后便是天高皇帝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简直不要太快活,最大的大概就是——必须得在自己窝里面待着老老实实的,除去迁往京都朝见,哪儿也不准去。 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不行!谁晓得你是不是想借这个机会搞事情! 至于第三个,就是绝不得行悖伦之事,暗地里搞什么德国骨科。 在对于礼法道德至上的士大夫眼中,要是胆敢搞出这种事情来,说明这个人已经从里到外彻彻底底腐烂了,没有任何可以拯救的余地——怎么能叫这种人登上皇位,统率臣民?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诸皇子之中,只要是对于皇位有意的,就自觉地对这三点远远避开,别沾染上什么污点,莫名其妙的被排除在皇位继承人选中。 事实上,这三点规定也不算是严苛,甚至于称得上是宽松。 在皇族里,所有有志气的皇子,身后必然跟着一个同样有志气的母亲,这样的组合之下,无论是母亲,还是儿子自己,都会好好控制自己的行为,绝不会传出去什么不孝传闻的,能够传到臣民耳朵里面的,必然是清一水儿的母慈子孝,便是韦明玄跟皇后私底下几乎翻了脸,表面上也是和和气气的。 其次嘛,皇子分封这种事在前朝是有的,到了如今的大齐,已经基本上跟清朝时候的制度齐平——只给名爵,不给封地,都老老实实的在金陵待着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