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节 (第5/11页)
音也没有,仿佛是飘着的,如同行在梦中。 这座大墓中的一切,都与太史慈想象中的一般无二,他甚至觉得,自己仿佛曾经来到过这里。 他越看这墓中所有的东西,就越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不是工匠的做法。沿着檄道绕外藏椁行走一圈,穿过西回廊、北回廊、东回廊,每一处厢室,那满目绮秀的巨大衣笥,挂满墙壁的绫罗绸缎;山堆海积、整齐排列的五铢钱币;乐库里的编磬,兵库里的三尺剑,甚至厨具库里的超过礼乐规制的十只铜鼎……只有墓主,只有他本人,才能一点一点把这里布置成这般模样。 他的《筑墓赋》、青铜当卢上的星象图、模仿长安而建的整座陵园、深埋地下的怪异漆壶,最后是这整座墓室,仿佛都在说话。这并不是一座仅仅为了享受千秋大梦而打造的地宫——他分明还有所求,在黄泉之下,百年之后,依然灼灼燃烧。 太史慈的家学渊源是修史,但枝叶离散,传承多断,唯独他这薄弱的一脉一直固执地保持着。从童蒙时开始,无论是家徒四壁,还是犯法以后亡命他乡,他也不曾放下过史书。 所以在他看来,这座墓就是刘贺给自己修的史——他身为废帝,注定要身死名灭,湮没于汗青之上,或者晦暗莫名,只留下虚假和被篡改过的字句。他不甘于此,所以将自己生前所有东西都带进地宫当中,千万枚器物,就是他留给后人的千万枚句读,拼合成一卷不可磨灭的史册。 确实,太史慈看见了当卢上的预言,星象轮回,大星重新显现,可他从没有期待过那些浅薄的、荒诞的东西——大墓洞开,墓主依然鲜活,墓中杵立着一支兵甲严整的阴兵鬼卒,只等着挥师北上,夺回长安……那是人们最爱读的故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